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东省节水产业发展规划出台,青岛将打造全省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1 06:06:00    

山东省节水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布局发展千亿元节水产业

青岛将打造全省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区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近日,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等8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节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未来我省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布局、方向和路径,到2027年全省节水产业规模达到千亿元,到2035年全省节水产业规模十年翻一番。在这场关于千亿级规模的节水产业版图布局中,青岛将与济南发挥“双核引领”作用,培育一批具有引领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打造全省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区。

节水产业是指为节水而组织开展相关经济活动的总称,包括节水相关技术研发、装备和产品生产制造、工艺改进、节水智能化综合集成、节水服务等经济活动。《规划》提出的思路是,到2027年,全省节水产业规模达到千亿元,形成10个以上特色优势节水产业集群(园区),培育2个以上国家级或省级节水科技创新平台,建成黄河流域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先导区;到2035年,全省节水产业规模十年翻一番,打造5个以上百亿元规模特色优势节水产业集群,建成全国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地。

在发展布局方面,《规划》明确提出,发挥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推动形成济南、青岛“双核引领”,沿黄、滨海“两翼带动”,特色优势节水产业集群(园区)“多点支撑”的“2+2+N”节水产业发展布局。重点发力先进节水装备和设备、新型节水材料和药剂、水计量监测和智慧节水、现代节水管理服务4个重点领域,实施产业链群培育、重大项目支撑、创新能力提升、质量品牌引领等4项重点工程。

作为“双核”中的一核,青岛将依托创新要素集聚、综合实力强劲等优势,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具有引领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打造全省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区。《规划》中多次点名青岛,在一些重点领域深耕节水制造类产业。如鼓励研发无水或节水型印染技术装备;加快发展节水环保、智能互联、集成化的高端节水器具制造,着力提升规模优势和市场竞争力;支持发展多级高效离心泵、高端干式真空泵、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储水压力容器、阀门等给水排水设备制造,着力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重点发展测控一体闸门、非接触式测量设备等渠道计量设备制造,推动用水智慧计量技术创新;着力发展各类水处理膜材料及组件制造,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这些重点要发展的行业也恰恰是青岛的优势节水产业。去年以来,我市将节水产业作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范畴,开展节水产业摸底调研工作,对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水产品设备生产企业和服务企业推荐参加山东省节水产业重点企业遴选,13家企业入选山东省第一批节水产业重点企业,包含节水产品装备制造领域企业8家、节水工程建设运营领域企业4家、专业节水服务领域企业1家,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青岛市入选企业涵盖供水设备制造,全种类阀门的研发、生产,水污染治理技术、设备制造,水力一体化监测装置研发制造,滴灌带生产设备研发、制造,水处理产品开发设计,海水淡化处理,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等各领域,涉及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非常规水开源增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节水产业体系,有力地支撑了青岛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如青岛三利集团生产的水泵和电机,突破多年来泵机领域高端市场被国外品牌垄断的局面,最新研制的智能双驱高频变速泵颠覆传统概念,为世界首创。

在产业链群培育重点工程中,《规划》提出强化特色优势产业链条,青岛将在非常规水领域发力,发展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和管理产业链条,打造青岛百发海水淡化综合利用科技园,在全省沿海地区谋划和推进一批重点海水淡化重点项目。到2027年,全省海水淡化日产能规模力争达到120万吨。

多年来,青岛始终把水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坚持“节水优先”,通过行政指导、经济制约、科技挖潜等手段,节约集约用好本地水和客水、巧用雨水、大力推广再生水,积极主动落实各项节水措施,多方发力促进节水管理,探索出一条具有北方沿海特色的节水路径。去年以来,青岛深入推进国家节水行动,积极开展节约用水管理、农业节水增产、工业节水提效、城镇节水降损、节水挖潜开源、节水科技引领等6大重点行动,不断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