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伟大奋斗精神助推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11:05:00    

作者:杨建义(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教授)

大学生是广大青年中极富创造力的群体,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引导和培育大学生的奋斗精神,促使大学生将奋斗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赣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曾献辉的新著《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致力于研究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奋斗精神,该书在视角、内容、方法等方面有不少创新之处。

从视角上看,本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主要表现为,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基本理论问题,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奋斗精神培育的核心观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发展等层面探索了奋斗精神培育的思想溯源。例如,历史回溯了中国共产党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历程与经验,拓展了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问题的研究视野和理论境界。

从内容上看,本书具有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其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范式,对大学生奋斗精神和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解析了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构成要素,揭示大学生形成奋斗精神需要“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统一,据此提出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是“使大学生的心理品格、思想情感、意志品质、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与奋斗精神的内在要求相一致,即将这种精神意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践过程”。另外,该书还根据新时代要求,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等实际特点,厘析了大学生奋斗精神的主要特性与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个性特征。

从方法上看,本书具有实证研究的科学性。其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整体指导,借鉴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实证调查并分析了影响奋斗精神培育的主客观因素,做到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指向性、契合性和需求性。当然,该书也存在一些需要继续完善之处,例如在实证调研的样本上应进一步扩大范围,增强研究结论的说服力。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