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随着中美关税战再度升级,外贸企业面临订单缩减、利润压缩等严峻挑战。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对等关税”背景下,银行机构已经对所服务的外贸企业情况进行摸排,并采取了应对措施。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地方性金融机构通过专项融资计划、跨境金融工具创新、供应链协同等综合举措,为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从数据化授信到汇率风险管理,从出口退税优化到海外仓布局,金融机构正以多维度方案缓解外贸企业的资金链压力。
从短期输血到构建长期抗风险能力
“美线订单清零,生产线只能停摆。”一家给欧美品牌企业做代工的公司相关人士坦言,本次“对等关税”影响了该公司美线的生产。“美线销量占我们公司的30%左右,现在美方关税加得太多,我们已经没法支撑了。”
针对外贸企业的经营情况,银行展开了摸排。某国有银行广东省分行人士告诉记者,该行已经提示要关注外贸行业相关动态。
记者从江苏银行(600919.SH)了解到,为积极应对“对等关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帮助企业做好生产经营的跨周期调节,该行加强外贸企业“大走访、大调研”,了解一线需求。“关税政策发布后,江苏银行快速梳理国企、民营、小微等多类客户清单,深入了解政策影响和企业需求,针对性制定纾困策略。”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鲁东红分析称,在“对等关税”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从行业角度来看,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消费品等部分行业受冲击严重,特别是面向美国市场的2B(to business)业务,成本压力难以消化,中小企业更是陷入困境。同时,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的免税待遇,对Temu、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冲击巨大,促使相关企业加速转向海外仓模式以规避风险。此外,部分企业此前通过向东南亚转口以规避关税的策略也遭受重大打击,部分已投入的海外转口基地投资贬值或失效。
江苏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企业的主要需求,一是对财政支持的需求。通过开展财政贴息支持,进一步降低外贸企业融资利率,帮助企业做好生产经营的跨周期调节。二是对税务政策的需求。通过提高出口退税补贴、降低增值税和所得税等税率给予外贸企业支持。三是对银行授信的需求。包括不限于无还本续贷、提高授信额度、降低融资利率等。四是对出口信保的需求。为规避关税影响,部分外贸企业将积极寻求新的“出海”方向,进一步发挥出口信保的保障作用,帮助企业降低出口买方风险,助力提升境外非美国家的市场份额。
“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约20万家外贸型中小企业,在2024年贡献了中国出口额的 40%,如今面临订单骤减、利润压缩甚至倒闭的危机。这类企业多依赖薄利多销模式,关税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资金流压力加剧,迫切需要政策支持。”鲁东红说。
在第七期“陆家嘴金融沙龙”上,交通银行(601328.SH)总行业务总监兼上海市分行行长涂宏谈到,美国政府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单方面挑起了贸易摩擦,破坏了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作为国有大行的交通银行,已在第一时间从信贷融资、资本市场和风险管理层面助力实体经济,特别是助力外贸企业来应对外部环境的剧变。
瑞丰银行(601528.SH)在回复投资者问答时表示,该行通过加强对客户的走访跟进及贷后管理,针对企业收款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做好紧急预案,实时调整信贷准入和退出标准;对于信贷违约风险进行前瞻性判断,加大拨备计提力度,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中泰证券(600918.SH)在近期研报中指出,“对等关税”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包括:在经济层面,外需走弱,出口相关企业经营承压,银行相关客群的信贷需求、贷款利率、资产质量面临压力,但不同客群差异较大。
从信贷融资角度看,涂宏表示,此次“对等关税”的征收,首当其冲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外向型企业,直接推升了对美出口成本。鉴于此,银行针对中小外贸企业,根据海关、口岸、航运、税务等多维数据,通过区块链主动为企业信用画像,从原来传统的授信模式转变为主动给企业核定信用额度。
“这是目前应对关税战一个比较有力的武器。”涂宏表示,通过数据沉淀构建企业信用画像后,使贸易真实、路径可溯、资金可控,从而助力外贸企业实现“无抵押、按批次放款、在线申请审批”的新型贸易融资产品。
在“对等关税”冲击下,中小微外贸企业资金流压力加剧,急需金融支持。鲁东红建议,信贷方面,可加大支持力度,设立专项中长期融资额度或信贷计划,发放定向低息贷款,满足企业资金周转需求。利用政策性金融工具,如出口信保优惠、贴息政策,为在高风险市场开展业务的企业提供信用支持,降低经营风险。此外,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鼓励金融机构与龙头企业协作,为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系统化融资解决方案,优化资金流转效率。
涂宏表示,目前情景下,如何助力外贸企业短期融资,银行已积极布局。一方面通过对原有贷款展期、提供新增贷款以及纾困贷款,帮助企业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期权、远期结汇、远期售汇等产品,同时在并购贷款、股票质押贷款等投行业务领域提供融资助力。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突围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认为,4月中美贸易关系骤然恶化,双边加征关税幅度超过100%,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短期内双边贸易已无市场接受的可能性;尽管美国对手机、电脑等相关电子产品进口暂时豁免所谓的“对等关税”,但4月中国对美出口仍会出现很大幅度下行,进而拖累整体出口转为同比负增长。
民生银行(600016.SH)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称,伴随中美关税战不断升级、贸易摩擦加剧,外需和制造业相关领域的融资需求可能会受到一定扰动,但促内需、稳增长政策也将加大实施力度。
短期冲击虽剧烈,但关税升级正加速中国外贸的结构性调整。冯琳认为,总体上看,在4月特朗普政府掀起全球贸易战、外部经贸环境变数骤然加大的背景下,接下来稳外贸措施会显著加码,同时国内将有针对性地出台支持“出口转内销”政策,着力扩大内需,缓解外需下滑对出口行业乃至整体宏观经济的影响。“我们判断,今年在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面发力,特别是大力提振国内消费的政策取向下,外部波动对整体宏观经济运行的冲击可控。”
中国银行(601988.SH)研究院对我国出口竞争力在全球其他区域的表现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发现:在欧盟市场,我国新能源产业链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但监管审查趋严;在东盟市场,中间品的竞争力较强,东盟工业化加速和消费升级为我国对东盟出口提供了广阔机遇;在拉美和非洲市场,原材料类商品、劳动密集型商品分别具有较强竞争力。
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认为,未来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重点巩固并扩大我国出口竞争力优势:一是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升级的影响,拓展新兴市场以部分替代美国市场的冲击与损失;二是推动出口结构转型,强化我国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能力;三是推动跨境电商做强做优,塑造外贸新优势;四是避免国际收支出现明显恶化的风险。
面对外贸行业的积极转型,为了稳外贸,银行还采取了诸多措施。
面对外贸行业的积极转型,为了稳外贸,银行还采取了诸多措施。如上述江苏银行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次关税政策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企业的生产经营形成实际压力,供应链稳定性受挫,企业的“出海”“出口”或将在关税政策下发生海外市场转移(例如进一步拓展非洲、中亚、欧洲等非美市场)、对外投资目的地转移等变化。对于企业海外多元布局带来的“出口+出海”需求,江苏银行将充分运用苏贸贷、跨境贷款、跨境银团等产品,进一步做好跨境金融服务。
近日工商银行(601398.SH)于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开幕当日发布《工商银行大湾区一体化金融服务方案》,7家湾区机构共同发起《工商银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走出去”倡议书》,并分别与“走出去”重点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中国银行持续优化金融供给,于广交会开幕当日发布《支持外贸稳定增长行动方案》,从强化金融供给、深化金融创新、优化贸易促进、细化专业服务四方面推出15条具体措施,加大对外贸企业支持力度,实实在在解决外贸企业的发展难题。
同时,银行还注意加强外汇政策传导,做好汇率顺周期纠偏。上述江苏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行持续为企业树立风险中性理念,每日做好市场资讯传导和市场风险的对客提示,扩大远掉期、期权等外汇衍生产品供给,积极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4月在镇江、宿迁、泰州等地开展跨境人民币对客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