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梨花满园兆丰年——襄垣县王村镇袁家沟推进农文旅融合助农增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09:44:00    

五月的王村镇袁家沟,空气中飘动着清甜的香气。果农袁俊峰戴着草帽,手持喷壶穿梭于梨树间,动作娴熟。“前几天花开得旺,得好好护理才能结出好果子!”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又投入到忙碌的农活中。这片曾被荒山荒坡占据的土地,如今因一朵梨花、一颗香梨、一群奋斗者,蜕变为乡村振兴的“样板间”。

袁家沟是王村镇南姚村下辖的自然村,群山环抱、气候宜人。袁家沟的梨园,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村民致富的“金钥匙”。2015年,村集体瞄准玉露香梨这一品种,开辟荒山种植500亩梨园。“这种以库尔勒香梨为母本、雪花梨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品种汁多酥脆、含糖量高,年产量达1.8万吨,年收入超500余万元。”南姚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春云说。

袁家沟的蝶变,始于“千万工程”经验的学习运用。近年来,该村立足生态禀赋,以“原生态+”为核心,统筹推进农文商旅康与数字化产业融合,充分利用闲置的荒山荒坡发展玉露香梨种植基地,种植白皮松120余亩、精品谷物60余亩,收入200余万元。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引智+数字产业”模式,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村民也能通过果园务工最低月入2000余元。袁俊峰感慨:“从前种玉米勉强糊口,如今家门口打零工、当股东、领分红,日子越过越有劲!”

梨花绽放时节,袁家沟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光景。4月26日,“太行山襄垣袁家沟写生情 中国画家画太行”在此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美协会员、书画爱好者齐聚这里,用笔墨解读太行风骨,以画卷诉说生态诗篇。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企业家崔保国的返乡创业,为这片土地注入新活力。依托荒弃山地,打造国际汽车越野赛道,让“速度与激情”激活沉睡资源。村口的抗战地道遗址经修缮后,即将变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九日泉文旅融合项目,正在打造田园综合体与生活美学示范地。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研学活动,预计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

游客可漫步林间步道、体验农耕文化,实现“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观雪”的全季旅游。“看山看水,喝茶读书。这里既有乡村的悠闲,又有都市的品质。”来自武乡县的游客在社交媒体上感慨。

漫步在今日的袁家沟,产业兴旺的脉络清晰可触:山腰梨园苍翠,山脚白皮松挺拔,林间散落着精品谷物田;露营基地帐篷星布,农家乐飘出柴火饭香;数字直播间键盘敲击声与梨农的笑语交织……“村子美了,游客多了,我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村民冀建桥的感慨,道出众人心声。

从“穷山沟”到“网红村”,袁家沟的振兴之路,是广大乡村农文旅融合的缩影。这里有泥土的芬芳,有科技的温度,有历史的回响,更有奋斗者挥洒的汗水。当梨花年复一年染白山野,这片土地的故事,正随着乡村振兴的号角,走向更辽阔的“诗和远方”。

(来源:聚焦襄垣)

(责任编辑:张文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