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西崇左市天等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天等融媒体”消息,8月9日,天等县宁干乡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禁止到未开发未开放区域(剑龙山)旅游的公告。
全文如下:
广大游客和户外运动爱好者以及周边村民:
宁干乡剑龙山范围属天等县城饮用水保护区,属未开发区域,该区域内地形及路况复杂,通讯信号较弱、无安全保障措施,且当前正值汛期,雷雨天气频繁,雨量较大,地质灾害风险高,存在山体滑坡、石头松动滑落等多种安全隐患,擅自进入探险、攀爬、露营、游玩等,极易引发意外安全事故,救援难度极大。为坚决防范和遏制未开发区域游客遇险等安全事件的发生,现就禁止到未开发区域(如剑龙山等)游玩相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法律法规,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批准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剑龙山)游玩和登山。
二、广大民众要增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珍爱生命,敬畏自然,规范旅游。要谨慎对待“网红景点”,不到未开发区域游玩,避免发生意外事故,酿成悲剧。
三、周边村民要遵纪守法,不得违规从事组团、导游等涉旅经营活动。禁止非法充当向导,带人进入未开发的“网红景点”,从事游览、探险、攀爬、露营等活动,如有违反将依法处置。
四、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携带火种进山入林,禁止玩火弄火、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焚烧垃圾、禁止乱扔烟头等野外违规用火行为。
五、如游客个人或团队组织不听劝返或无视公告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剑龙山)进行旅游、攀爬、露营或探险等活动,造成的一切后果由组织者或个人自行承担。
宁干乡人民政府
2025年8月9日
2024年8月,天等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广电局就曾发布关于禁止到未开发区域(剑龙山)旅游的通告。其中称,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许可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开放区域(剑龙山)游玩。擅自进入这些区域登山、探险、露营、游玩,极可能遭遇道路塌方、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或迷路走失、体力不支、攀爬跌落等意外。特别是夜间因照明设施不足,危险程度更高,极易发生人员伤亡事件。
2024年9月25日,天等县宁干乡人民政府发布通告称,剑龙山属于未开发开放区域,且山体土质为硅质土,土层较薄,存在不稳定的土层、岩石,为准确排查山体实际情况,消除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县政府决定安排专业机构对剑龙山开展地质风险隐患排查及隐患消除等相关工作。
从通告发布之日起,禁止个人或团队攀登剑龙山,如无视通告仍擅自进入造成不良后果的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10月,天等县宁干乡人民政府再次发布公告。其中称,剑龙山属于未开发区域。为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乡政府聘请了地质环境监测部门对剑龙山山体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经过对剑龙山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方位进行阶段性调查发现,剑龙山山体目前存在12 处危岩体、1 处不稳定斜坡及其他未被发现的地质灾害问题,易失稳发生滑坡和崩塌等地质灾害危险。
人民网广西频道2023年的一篇报道显示,当年中秋国庆假期以来,天等县的剑龙山成为新的网红景点,区内外各地网友接踵而至,拍下海量视频、图片上传各个平台账号,引发更多的网友关注和前来攀登。据统计,假期共有3万多人前来登山打卡,假期之后,每天仍吸引大量的游客。
剑龙山位于崇左市天等县宁干乡内,山脊起伏,恰似剑龙的脊背,因此被航拍爱好者命名为“剑龙山”。

崇左市天等县剑龙山 天等县委宣传部
在剑龙山走红后,游客在该景区遇困的情况时有发生。
极目新闻援引崇左当地媒体报道称,2023年10月3日,一名游客在剑龙山爬山时迷失方向,并且扭伤了左脚被困山上,随身带的水和干粮也吃完了,体力逐渐不支,只能打电话求救。接警后,当地消防救援站派出救援人员进山搜索,最终在剑龙山山脚下一处荒丛中终于找到了被困者。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2025年7月30日15时43分,崇左市天等县宁干乡剑龙山有一名游客中暑被困,请求支援。崇左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调派天等县消防救援大队丽川消防站前往救助。救援人员到达山脚下,了解到被困人员所在位置后,立即携带补给和救援装备徒步登山,16时55分找到被困游客。
经确认,游客已恢复意识,指挥员迅速组织队员,先以药品为游客解暑并补充体力,再用救援绳做好防护,随后搀扶其下山。经过50分钟的努力成功将被困人员安全护送至山下,所幸人员并无大碍。
据了解,两名游客被剑龙山壮美景观吸引,决定登山观赏,但是由于准备不充分加之气温较高,其中一人中暑,被困在山上无法自行下山,另一名人员拨打了119报警电话后原地等待救援。
(观察者网综合微信公众号“天等融媒体”、微信公众号“今日天等”、极目新闻、澎湃新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