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记者从2025数据安全发展大会上获悉,我国将培育壮大一批数据要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预计到2030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将达到7.5万亿元。
作为全球首个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的国家,我国已初步构建起门类齐全的数据产业链。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年度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泽字节,同比增长25%。截至目前,我国数据领域相关企业超19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超2万亿元。按照2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测算,2030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将达7.5万亿元。
国家数据局局长 刘烈宏:探索适应数据特征的产权配置、流通模式和安全治理机制,培育壮大一批数据要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当前我们正谋划构建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到2029年要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
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成为数据要素市场化的重要突破口。2024年全国地市级以上的地方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数量增长7.5%,开放数据量增长7.1%,高质量数据集数量同比增长27.4%。在数据要素与产业融合方面,国家正加快打通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壁垒,推动公共数据与企业数据深度融合,激活海量“沉睡数据”。
刘烈宏:加力让沉睡的企业数据供得出、用起来,更好服务产业链、生态链上的大中小企业,助力传统产业深度转型,促进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切实将海量数据资源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优势。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