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小镇”是上海市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2013年创建的校本课程。学校即社会,在“蓬莱小镇”这个小社会里有法院、邮局、消防站、出版社、研究院等40多个小社会学习场景。每个学生都是“蓬莱小镇”的“小镇民”,在小社会的情境中体验探究,自理自治。
2023年,学校在“蓬莱小镇”里打造了一个学生集体民主讨论协商决策的全新平台——小镇议事厅。每月一次,“小镇民”围绕校内外的一个议题展开交流讨论,提出发现的问题,集体建言献策,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一场议事活动的议题都来自学生的发现,学生自发组建了一支支“民意小分队”,不定期“巡视”校园,与身边的同学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校园内外遇到的问题。根据实际需求,在小镇议事厅例会中展开讨论,梳理出新一轮议事活动的重点议题。目前,小镇议事厅所开展的议事活动主题已涵盖“双减”“儿童友好”“疾病防控”等领域,累计开展“爸爸妈妈,请把双休日还给我”等15场议事活动。
每场议事活动,学校都邀请区人大代表及各领域专家、教师作为“大朋友”参与,倾听“小镇民”代表的心声。例如,在就议题“如何度过一个开心快乐的寒假”的讨论中,“小镇民”代表提出,目前社区里的户外活动区域多为“老人友好”,缺少少年儿童活动的空间,希望能够在黄浦区多打造一些户外的儿童体育活动区域。与会的人大代表记下了孩子们的想法,形成了黄浦人大第126号代表建议——《关于打造黄浦区儿童友好共享空间的建议》。4个月后,黄浦区人大携手老西门街道人大工委、区妇联等多个部门在学校举办了“蓬莱小镇议事厅——《关于打造黄浦区儿童友好共享空间的建议》办理情况面对面沟通会”。
为了实现孩子们的愿望,各位“大朋友”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区妇联从“小镇民”代表发现的问题、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和职能部门解决的办法3个方面,向孩子们作了情况介绍,勾勒了未来儿童友好空间的美好蓝图。孩子们在聆听介绍的基础上,又围绕延长儿童活动场所开放时间、丰富活动内容等方面建言献策。
小镇议事厅的小代表们还走进了社区。在2024年举行的黄浦区老西门街道“小蜻蜓”未成年人论坛中,特别设置了“小小议事厅”环节。聚焦社区环境、交通安全等公共服务领域,5位“小镇民”积极参与议事活动,介绍了前期实地考察调研、讨论的成果,以提案方式递交可行性方案。在第15场议事活动中,孩子们围绕“如何让儿童节更好玩”这一议题展开充分讨论,为黄浦区的儿童节嘉年华形成了一份独特的方案。
小镇议事厅项目为孩子们提供了参与社区治理的途径,让他们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实现“通过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建设出一份力”的愿景。该项目入选上海市教育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典型案例,获评2024上海市儿童参与优秀案例。
(作者系上海市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21日 第04版
作者:余祯